发布时间:2024-11-15 02:23:02 来源: sp20241115
最近,某中学有教师在高考冲刺大会上当众砸毁多台学生手机并扔入水桶,再度引发公众对校园手机管理的热议。
青少年的手机管理多年来都是一个难题。从电子依赖、网络欺凌,到与现实隔绝……很多新闻报道都指向青少年手机使用产生的新问题。放眼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也相继出台中小学生手机禁令。
相比简单粗暴的“阻断”和“禁止”,教会青少年利用好手机这一“超级媒介”,建立正确的行为导向,才是帮助青少年与数字化世界共存的根本之道。
-李海波
小小手机,给全世界的大人们出了道难题:教师和家长在处理孩子与手机的问题时,经常感到无奈和无力,师生之间和亲子之间时常因为手机而产生矛盾,甚至爆发冲突。如何管理儿童和青少年的手机,已经成为一个颇为严峻的全球性议题。
今年2月18日,英国政府出台指导意见,支持中小学全面禁用手机,在中小学校的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校方有权禁止学生接触手机,同时要求教师不得在学生面前使用手机。这一禁令引发国际教育界广泛关注。此前,中国、日本、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都已通过法律或政策等形式,明令禁止手机进校园或课堂。
3月11日,湖南某中学的高考90天冲刺大会活动现场,校方为警示学生不能玩手机、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当众挥锤砸碎多部学生手机,然后丢入一旁的水桶之中。此前的1月,河北某学校也有老师因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在操场上当着众多学生的面狠砸手机。事实上,老师没收学生手机并当众毁坏的新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每次都能吸引眼球,并引发大量热议。
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是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校园内也许禁得了手机,但是校园外难道还能对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手机严防死守?究竟该如何让孩子更好地面对手机?
孩子被禁用手机,很可能导致朋辈“边缘化”
手机“入侵”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智能手机更是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超级媒介”,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有人形容当下的我们是“生活在媒介中”或“媒介化生存”。而手机禁令出台后,许多中小学遇到的麻烦是:不少学生上学、放学乘坐公共交通或者骑行共享单车、购买餐食、联络家长等都离不开手机,更不用说,对不少学生而言,手机还是学习工具。
其实,除了通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还创造了新的社会关系。对于00后、10后来说,他们也在网络上学习、娱乐、交往和表达自我。“虚拟世界”也是意义完整的世界。即便不少家长闻之色变的网络游戏也已经不仅仅是孩子的娱乐,还附带社交功能,不少“网游一代”在游戏里寻找归属感,建构身份认同。如果仅仅是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打游戏,甚至禁止孩子用手机,很可能导致他们在朋辈社群中被排斥或边缘化,从而引发一些难以预料的心理问题。
智能手机使用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根据英国通信管理局最新统计,97%的英国儿童在12岁前拥有第一部智能手机。去年12月发布的《第五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互联网普及率在未成年人群中超过97%——小学生95%、初中生和高中生99%,几乎“无人不网”,其中九成以上的未成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上网。
不过,最新的调查报告也呈现出一个积极信息:我国未成年人手机上网所从事的各类活动中,比例最高的是网上学习(90%),排名第二的上网活动即为玩游戏(68%),其他高频率活动还包括聊天、看短视频、使用社交网站等。
科学研究显示,手机成瘾、网络沉迷会导致孩子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和成长,过度使用手机甚至会改变未成年人的大脑结构,影响其思维能力。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最大限度减免其负面效应,需要极高的教育智慧和管理水平,“堵”与“疏”相结合,“管”与“教”相协同。
补齐媒介素养教育严重滞后的短板
相比于社会的媒介化发展程度,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严重滞后。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且“网络素养促进”就是紧随“总则”之后的重要一章。
但是,我国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中小学和教育机构开展过零散的探索,尚未全面融入常规的公共教育课程体系。对照《条例》提出的顶层设计,无论是课程建设、知识储备、师资培养还是社会认知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学校和教育界亟待补课。
不少专家建议,中小学校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范围,比如,可以专门开设独立的课程,或者采用与其他课程结合的渗透性教育方式,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手机等媒介,提高对虚假信息和网络欺诈的辨别能力。
有专家还建议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改造为媒介素养课,因为简单讲授计算机使用、PPT制作等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实际上这些“数字原住民”可能比成年人更擅长操作技术,但对媒介及信息的辨识鉴别,则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课程之外,还可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主题班会、辩论赛和社团活动。
不过,媒介素养教育不应成为中小学校的额外负担,而是当作开展新型教育的机会。合理、有节制地使用手机,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这对孩子的学业表现以及长远发展,更有决定性意义。疫情期间线上学习的情况表明,自制力强的学生能够保持或提高成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事实上,已有学校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比如,黄浦区敬业中学打造“多样态课程体系”,将媒介素养教育贯穿到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各式各样的学生自主活动课程;普陀区桃浦中学召开手机使用管理的学生听证会,通过学校辩论队、模拟联合国等社团组织,就校园手机使用问题展开讨论。结合家委会、教师、行政会等各方意见后,学校出台《在校手机使用管理办法》,相应条款获得学生的认可和遵守。
缺失的家庭媒介素养同样需要补足
虽然《条例》中明确要求“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但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家庭媒介素养的缺失同样不能忽视,家庭正是他们正确面对手机的“第一课堂”。
很多家长对于这样一幕也许都很熟悉:父母在客厅各自操弄手机,片刻之后,他们走进孩子房间,发现孩子也在玩手机游戏,于是父母气急败坏,高声责骂甚至怒摔孩子手机,“亲子大战”一触即发。
这不仅是糟糕的亲子沟通和教育方式,也是家庭媒介素养缺失的表现。唯有家长示范出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才能对孩子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条例》同样提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可谓切中肯綮。
就此,家长需要与学校密切沟通合作,协同育人,将学校的手机管理办法延伸至家庭场景。一项调查显示,92%的沉迷手机行为发生在校园之外。假设在寒暑假期间,家长为图省事将手机当作孩子的“免费保姆”,那么在校期间孩子培养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会前功尽弃,并且对开学后的学校教育造成严重障碍。
除了要和孩子协商好家庭场景内的手机使用原则外,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的心态和姿态尤为重要。应该承认的是,00后、10后的“数字原住民”,对电子设备和网络世界或许更加游刃有余,孩子的媒介知识和素养可能超过家长。作为“数字移民”的家长,要以开放的胸怀跟孩子一起学习,跟上科学技术和时代潮流的发展步伐。双方可以共同讨论媒介产品、网络游戏的设计,分析网络热点现象的成因,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等。
家庭生活中还应该为孩子提供多元的娱乐休闲方式,为孩子培养更多兴趣爱好。电子产品往往通过引入心理学研究成果,激发人的即时满足感,催生心理成瘾。家长应当与孩子共同主动对抗这种设计机制,用丰富而有趣的活动替代对手机的依赖心理。
智能手机的流行不过短短十余年。信息科技日新月异,未来很难预料什么时间、何种产品会取代手机,成为孩子人生中的新一代“超级媒介”。因此,现在让孩子学会合理使用和管理手机,关键是习惯、规则和能力的养成。要言之,即媒介素养的提升。孩子将来要走上社会,可能面对不可预知的新技术、新产品,而媒介素养则会使其终生受用。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