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5:01:57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鄂尔多斯10月30日电 题:高科技“加持”下的库布其沙漠
中新网 记者李爱平
打开无人机顶端的白色料口,倒入飞播树种,接着关闭料口。做这些动作时,白旭冬几乎是一气呵成。5秒钟后,他开始摆弄手中的遥控器,“呜—呜—呜”,重约25公斤的无人机随即盘旋在库布其沙漠上空。
在白旭冬的引领下,另外9台无人机依次启动,这些一字排开的无人机十分壮观,有民众大声说:“就像看到了阅兵。”
图为在库布其沙漠上空进行飞播的无人机。李爱平摄白旭冬是一名“90后”年轻人,30日上午,他和同伴一起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进行飞播。第一次飞行成功后,鄂尔多斯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要求他们再来一次,他们重复了上述动作,成功展示了娴熟的技术以及无人机飞播的可行性。
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此刻,白旭冬所在的位置恰好处于黄河“几字弯”周边。业内人士称,在冬季即将到来前,这正好是飞播造林的好时机。
在飞播现场,高科技治沙元素随处可见。一名“90后”年轻人手持遥控器,正在指挥治沙机器人种树。记者目击,在遥控器的指挥下,治沙机器人伸出螺旋钻头,在沙漠上成功种下一棵棵沙柳。在治沙机器人左侧的开阔地上还有专门用来打沙帐的固沙机。机器运动之间,一块块正方形的沙帐如同刀削般整齐划一。
图为库布其沙漠上空飞行的无人机正在飞播。李爱平摄库布其沙漠中的高科技元素,还体现在实验室内。“90后”李挺是一名工程师,这几天,他将更多时间用于采集沙漠上的土壤。
受访时,李挺告诉记者,他的主要工作是从沙漠上采集土壤,然后用白色塑料袋封存。接着进入实验室研究土壤的酸碱度,最终找到沙漠上应该种那种植物的答案。业界人士表示,“这对于库布其沙漠的治理,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科技方式。”
库布其沙漠正在逐步摆脱以往人工造林的模式。29日下午,鄂尔多斯就与一家智能防沙治沙公司进行了签约。合作各方将发挥技术、产业、资源等优势,以科技治沙为出发点,通过机器人造林、无人沙障机固沙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该市防沙治沙及生态治理科学化、规模化、智能化及产业化水平。
鄂尔多斯林业和草原局官方消息显示,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包含生产线装备投资、专用检测设备投资和生产辅助配套。项目正式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600万元,年缴纳税收350万元,将为当地荒漠化治理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治理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科技治沙的引领下,鄂尔多斯还将从沙漠中掘更多的“黄金”。
记者获悉,当前该市正在积极开展林草碳汇工作,拟建设内蒙古林草碳汇监测计量中心,组织开展全国首批灌木植被碳汇监测计量方法和核算技术规程研究,研发内蒙古首个“碳惠北疆”碳普惠平台,签订首个VCS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远期交易协议和首笔CCER林业碳汇远期交易合同。
“相信在高科技‘加持’下的库布其沙漠,一定会走出与众不同的防沙治沙之路。”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盖志毅如是展望。(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