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造 向上突围

发布时间:2024-11-17 06:25:25 来源: sp20241117

  “五年来,我们在深圳筑‘人才高地’之梦、‘原始创新’之梦、‘转化赋能’之梦……”日前,深圳湾实验室迎来5岁“生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表示:“这里是梦想之都,是未来所在。”

  一岁一程风景。百年变局之下,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主、制造业当家,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向制造强省迈进。2023年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0万亿元,同比增长4.0%,连续7个月回升;工业投资增长23%,连续3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用向上的力量,向下扎根,在新型工业化的征程上,广东积蓄穿越周期的势能。

  “对人形机器人的探索是一条需践行长期主义的道路。”优必选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苦熬11年终闯关,与人形机器人一同参与敲钟上市仪式,载入港交所史册。

  “新型显示产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必须勇闯创新‘无人区’。”广州科学城,国家印刷与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内,“希望的火种”正在孕育,该中心总经理付东深感重任在肩。

  “搬回来才能拧成一股绳。”在眼镜行业打拼40年,广东碧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仲平回到家乡湛江,“‘中国总部+湛江制造+越南加工’,将为我们打开发展新天地。”

  奋斗者们的每一步都在书写奇迹,让世界看到广东制造向上突围的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许宁宁 曾良科 钟志辉

  “板凳要坐十年冷”

  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优必选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优必选熊猫机器人“优悠”稳步走上舞台,向周剑递出锣锤,全新一代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手持另一个锣锤走向舞台中央,与他一起敲响开市锣。

  这是历史上首次有人形机器人全程参与敲钟上市仪式。如今,优必选已成为全球极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公司。

  在广东,许多人如周剑一般,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投身那些“赢在未来”的产业。

  一场生产力的跃迁在广东悄然展开。

  按照规划,广东将重点发展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材料、未来绿色低碳等五大未来产业集群,打造未来产业发展矩阵。

  “对人形机器人的探索颇具挑战,是一条需践行长期主义的道路。”创新没有终点,周剑步履坚定。

  “我们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早在2012年,任正非与2012实验室干部与专家座谈时如是说。彼时大多数人都不会预料到,未来风险与挑战迭出,广东产业链巩固和升级面临不小的压力。

  2023年8月,华为Mate60系列突破封锁,横空出世。“没有等出来的未来,只有闯出来的明天。”今年1月2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余承东在内部信中展望了下一个十年,“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从根技术上突破,用王者产品和全场景极致体验服务用户。”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

  以华为为代表,广东大中小企业齐心协力,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依托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个做电池的,怎么敢做汽车?”2023年8月,在比亚迪第500万台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上,回顾过去20年,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哽咽着说。

  其实,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答案,比亚迪有个“技术鱼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市场需要时,我们就捞一条出来。”

  新年伊始,比亚迪公布了去年的成绩单——全年销量破300万台。比亚迪“捞”出了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冠军、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从中国到全球,从新能源汽车销冠到全面领跑汽车市场。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177.2万辆,同比增长91.8%,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广东造”。

  “从跟随到引领,必须勇闯‘无人区’”

  广州科学城,国家印刷与柔性显示创新中心的无尘室黄光区内,G4.5代印刷显示研发公共开放平台在忙碌运作。“这条生产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配备着完整的精密生产设备。”从事新型显示技术研究20多年,付东将其视如珍宝。

  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新型显示产业来说,这里孕育着印刷显示产业的“希望火种”。“印刷显示技术可以‘像印报纸一样制造显示屏’,发光材料使用率相较蒸镀工艺可提升2倍,显示效果更佳。”付东介绍。

  2017年10月,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经工信部批复成立。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坚信:“要由长期的跟随发展转变为未来全球新型显示技术和产业的引领发展,就必须从显示产业材料与器件的关键、共性技术上进行突破。”

  依托创新中心集聚的资源,“我们能专注于攻克核心共性关键技术,为行业提供开放式技术研发平台和测试平台,推动产业链和生态圈的构建。”付东说,中心上承材料、装备厂商,下启TCL、天马等面板、整机厂商,推动从单一产品创新到产业链一体化创新的转变。

  产业化序幕即将开启。去年举行的TCL华星全球显示生态大会上,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CEO赵军接受采访时透露,已完成印刷OLED设备搬入,目标是今年下半年量产出货。

  勇闯“无人区”之路,任重而道远。广东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一批“链主”企业协同行业上下游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让制造业创新走向全产业链的协同配合,推动先进制造向“高”跃升,向“智”转变,向“绿”前行。

  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先进制造业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为55.1%,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为28.7%,约是全国的两倍。

  “一台微波炉,从接到海外客户的订单到完成生产,需要多少天?以往需要20天以上,如今这个流程可以缩短到7天。”最近,格兰仕集团副总裁邹能基忙得不亦乐乎。通过供应链系统数字化改造赋能同行业,格兰仕发挥“链主”担当,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步入湛江钢铁的水控中心,宛若置身花园,五彩斑斓的海鱼在钢渣鱼礁里自由游动。园区另一端,我国首座自主集成的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已于去年底点火投产。在湛江钢铁副总经理韩仁义看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绿色是必须坚持的“底色”。

  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发力,“广东造”“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升。

  目前,广东累计推动2.9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规模、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发展指数等关键指标全国第一;现有302家绿色工厂、10个绿色工业园区、58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制造名单总数量居全国首位。

  “转出新天地,闯出新机遇”

  新年伊始,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又热闹起来——沙步组团综合开发项目等七个批次基础设施类项目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希音、拼多多、粤检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已陆续签约落地。

  “这里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系统将不断完善,一定能转出新天地,闯出新机遇。”广州禧凤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政勇喜上眉梢地说。

  面对广州中大纺织商圈的厂房空间不够、租金贵等难题,去年此时,他将工厂搬到清远广州北·中大时尚科技城。“厂房面积比原来大了一倍,产线升级、产能扩张后能接下更高利润的订单。在‘广州研发+清远制造’模式下,生意一定能做得更大。”

  广东新一轮产业有序转移大潮打开发展新空间,更多人像吴政勇这样,“转”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最近,广东碧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仲平“双喜临门”——他从东莞转移至湛江雷州的广东碧辉眼镜智造园,以及在越南投资的美光眼镜制造厂,先后迎来投产。“把关键生产环节留在雷州,把加工、装配等环节转到人工成本、出口税收更低的越南,两地协作能延伸产业链供应链。”

  “万亩千亿”园区载体提质升级,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主阵地和主引擎。2023年1-10月,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96个省产业园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5.9%、7.5%。

  在全省各地,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迎来国内外龙头企业纷纷抢滩。深圳中芯国际、广州粤芯半导体、湛江巴斯夫、惠州埃克森美孚、江门中创新航、肇庆宁德时代等一大批补链强链延链项目落地建设,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走进化工巨头埃克森美孚在惠州的乙烯项目基地,工程车辆有序来往,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1月4日,该项目安全人工时迈入4000万大关。

  这让埃克森美孚公司全球副总裁莫佳琳感到很欣喜:“项目启动建设以来,在双方通力合作下,建设推进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在全球重大石化基地项目建设中都是领先的,充分体现了中国速度、广东速度。”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一批批心怀梦想的奋斗者、拼搏者“孔雀东南飞”,在这片改革的热土、创新的热土、开放的热土演绎精彩、书写奇迹,在历久弥新的演进中让广东制造、广东创造绽放活力、更有动力。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