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1:52:05 来源: sp202411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还首次列专章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下文简称“三个第一”)进行一体部署,这为加快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路径。
光明日报10月10日教育周刊刊发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培养的相关报道,聚焦“产教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共同体”,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及时呼应、深刻阐发。
笔者对上述报道深有同感。今后,高等教育要时刻牢记“三个第一”,坚持创新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增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内生动力。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实现“三个第一”的最佳结合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实际中,三者之间还有一个如何转化的问题。只有将“人才第一资源”的能力有效地转化为创新这一“第一动力”,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也只有与创新这一“第一动力”、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人才“第一资源”的效能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如何实现这“三个第一”的有机结合?其最佳结合点正在于产学研深度融合。
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科技、人才、创新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并通过相互融合,达成同时实现“三个第一”的目的;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科技、人才、创新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确保了“三个第一”之间的相互转换由可能走向现实;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科技、人才、创新所涉及的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相关主体组成了一个新的系统,以系统的整体性推进“三个第一”的有机融合。
当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弱项和短板
当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弱项和短板,集中表现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不足。
一是“产”的主体内生动力不足。表现为:有些企业不愿或被动地参加当地的产学研合作或技术创新联盟;有些企业对借助产学研合作获得技术突破的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彰显,从而缺乏主导作用与话语权。
二是“学研”的主体内生动力不足。表现为:有些高校、科研机构将产学研合作项目简单地作为横向项目对待,在科研评价、人才评价中权重较低;尽管在职称评审方面,近年来新增了社会服务型的副教授、教授,待遇与学术型人才大体一致,但参评者和相关方总感觉这类副教授、教授的含金量不高。究其原因,在于有些高校、科研机构及其科研人员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于以科技自立自强为现代化强国提供战略支撑的重要性还存在认识偏差。
三是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和机制所形成的内生动力不足。表现为:参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企业从中得益不多,甚至只有付出,而没有明显收益;高校、科研机构往往不愿意毫无保留地将知识或技术转让给企业,而企业在科研成果创效后也不愿意更多地与合作单位分享,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创新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尚不够明确,与之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整构建。这也是产学研实现深度融合的重要障碍。
以“三个第一”增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内生动力
企业是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的主战场,是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的用武之地,是产生创新第一动力的一大主体;与此相对应,高等教育是形成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是培养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力量,是产生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源泉。而正是产学研深度融合,将企业与高等教育有效地连接在了一起,将“三个第一”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进而以系统的方式形成科技、人才、创新互为循环、互为促进的巨大系统效应。因此,在增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内生动力方面,必须坚持以“三个第一”为引领,引领企业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相匹配,增强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引领高校、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加深对产学研深度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投身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引领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体系的优化和改造,增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所形成的内生动力。
坚持以“三个第一”引领企业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相匹配,增强企业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就是要站在“三个第一”的战略高度,不仅在思想上对企业的主体地位认识到位,而且在行动上对企业真正发挥主导作用的做法落实到位,使两者完全相匹配。
坚持以“三个第一”引领高校、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加深对产学研深度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投身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就是要从“三个第一”实现有效转换的深度、广度着手,深化各方对产学研深度融合重要性的认识,破除一切阻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机制体制障碍。
坚持以“三个第一”引领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体系的优化和改造,增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所形成的内生动力,就是要深刻把握好“三个第一”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机理,从中寻找到优化和改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体系的方法和路径。当务之急,就是要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筛选机制、企业家介入机制、管理机制。
(作者:张坚强,系江苏科技大学中国船舶工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研究员;谢忠秋,系江苏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