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的“变废厂”:以环保装置艺术传承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4-11-17 04:53:15 来源: sp20241117

   中新网 泉州3月18日电(吴冠标)在福建泉州的古城街巷里闲逛,总有不期而遇的惊喜。走进泉州西街菜市场,抬眼望去,便能见到一株老榕上盘踞着一条由海蛎壳和红砖瓦构成的“红羽礁龙”,它仿佛一位身披鳞甲的将军收起锐气,回归市井,和光同尘,散发一片温暖祥和的气息。

  “在我看来,它就该是这样,从万物中来,到万物里去。”“红羽礁龙”艺术装置创作者宝小格近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红羽礁龙”与市井交融共生,在人们不经意地一抬眼间,带给他们美的享受。

“红羽礁龙”盘桓在福建泉州西街的老榕之上。 吴冠标 摄

  宝小格是一名环保装置艺术家,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曾在上海、杭州从事商业设计、艺术创作十余年。2022年回到家乡泉州后,她开始潜心钻研“变废”,创立“变废厂”,随心所欲创作“自己真正想要的作品”。

  2022年底,宝小格用240盏废旧泉州花灯及废弃渔网、废旧器配件等打造了艺术装置“大尾灯龙”。这条龙以灯为形,渔网覆尾,龙口衔珠,在2023年春节期间吸引大量游客打卡拍照。

  作为宝小格第一件以龙为型的作品,“大尾灯龙”从泉州出发,游至四川雪山脚下的松潘古镇,去过北京中华世纪坛,今年春节前夕又盘桓在福州烟台山俯瞰全城。

  “‘大尾灯龙’是鱼化龙,像科考中举的文官;而‘红羽礁龙’是蛇化龙,像久经沙场的武将。”宝小格对两条龙都寄托了美好的寓意,“大尾灯龙”意在奋发进取、鱼跃龙门,“红羽礁龙”则是希望和闽南红砖厝与“蚝壳厝”一样守护人们安居乐业。

  在宝小格眼中,将泉州传统文化、海洋文化融入作品中,是一种传承和使命。从“大尾灯龙”的花灯、渔网,到“红羽礁龙”的海蛎壳、红砖瓦,都是能让闽南人心领神会的物件,由它们组成的艺术装置往往能带给更多人惊喜。

  “红羽礁龙”的创作历时20余天。龙角和龙眼由大量海星、贝壳,结合齿轮、光盘、电缆线轴等废弃材料组装而成;龙的须发和羽鳍源于闽南官式红砖厝的废砖废瓦;构成龙身的海蛎壳和红砖瓦是闽南民居中最寻常的建筑材料,由宝小格从菜市场和老旧古厝废墟里收集拾回。她遵循闽南沿海村落“蚝壳厝”的筑墙传统,将海蛎壳逐一打孔、捆绑、串联,一片片织成龙鳞。

  “蚝壳厝”(又称“蚵壳厝”),用蚵壳建造(闽南语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宝小格说,这一建筑记载着泉州的辉煌历史和“海上丝绸之路”灿烂文化。

1月31日,宝小格在福建泉州西街的古榕上创作“红羽礁龙”。 徐佳参 摄

  创作“红羽礁龙”时,尖锐的海蛎壳常把宝小格划得满手是伤,她每天开工前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用胶布把双手的伤口包裹好。朋友们调侃她是在用血汗浇筑作品。

  “创作时我是全情投入的,常常一眨眼就从正午到了黄昏,浑然不觉饥饿和伤口渗血。”宝小格感慨道,或许她也在被作品治愈着,尤其是在树里的时候,随着龙和榕的紧密融合,她仿佛也融入其中。“那一刻我们不分彼此,任周遭喧嚣,内心平静如水。”

夜幕降临后,“红羽礁龙”默默地守护着人们。 李贤 摄

  创作中,宝小格还为“红羽礁龙”留下不少彩蛋。榕树的根须有龙爪之形,于是她便没有急着让“红羽礁龙”长出爪子。“蛟化龙需要千万年的蜕变,我的‘红羽礁龙’也在成长,未来我会让它长出五爪,成为一条真正的龙。”

  不只是《大尾灯龙》《红羽礁龙》,还有《再生树》(第19届杭州亚运会环保装置)、《船不垃圾》(泉州海上交通史博物馆收藏)、《阿海的女人》……一件件作品,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碰撞中表达和呈现了宝小格秉持的“废物利用、环保再生”创作理念,而家乡泉州的闽南文化、海洋文化构成了她的创作语言。

  “我的创作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现在我越来越有信心把环保装置艺术继续做下去,通过‘变废’的手法、艺术的创作,传播环保理念,也让更多人看到泉州传统文化、海洋文化的美。”宝小格说。(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