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2:50:03 来源: sp20241118
吉扬·布伊素正在雕刻作品。 李 磊摄
阿梦迪拉演奏古筝。 受访者供图
在浙江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德国北威州德中教育文化协会代表在一家茶院内体验茶文化。 王徐超摄(影像中国)
在重庆永川区何埂镇柏林村,马丁·辛肯斯展示当地村民腌制的香肠。 新华社记者 唐 奕摄
外国友人走进江苏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体验当地“刻纸门花”非遗文化项目。 刘 烨摄(影像中国)
在福建晋江市,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留学生走进服装实训基地,近距离感受泉州本土非遗服装文化同现代技艺融合的独特魅力。 谢贵明摄(影像中国)
在马耳他桑塔露琪亚市的中国古典园林“静园”内,人们体验中国书法。 乔纳森·博格摄(新华社发)
一件件匠心独具的木雕作品,一首首余音绕梁的古筝乐曲,一道道别有风味的中国美食……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友人,因为种种机缘深深爱上中国。他们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架起友谊的桥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法国木雕创作者吉扬·布伊素——
“中国艺术带来很多启发”
本报记者 刘军国
今年37岁的吉扬·布伊素来自法国图卢兹,已在中国生活多年,并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大地”。“这个名字寓意根系大地、生生不息。这也是我对生活的追求。”他说。
布伊素在大学学的是当代艺术,立志做一名艺术家。为汲取更多创作灵感,2010年,23岁的他从家乡出发,开启周游世界的艺术探寻之旅。“我第一次到北京就遇到了一见钟情的中国姑娘。”布伊素说,这段缘分让他成了“中国女婿”。
2012年,布伊素与妻子到杭州游玩,雷峰塔内《白蛇传的故事》木雕壁画让他驻足良久,“我被这件作品传神、生动的造型和丰富的表现手法所吸引。东阳木雕和我在欧洲看到的木雕完全不一样。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真实细腻的东阳木雕作品。”当时,布伊素就暗下决心,立志学好东阳木雕技艺。
东阳木雕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是传承千年的木上巧思,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朋友的引荐下,布伊素找到了参与雕刻《白蛇传的故事》木雕壁画的技师之一——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陆挺丰。感受到布伊素求艺的满腔诚意,陆挺丰决定收下这个外国徒弟。
“我每天早上7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常常要在工作室练习到傍晚。”从2013年开始系统学习东阳木雕技艺起,这些经历便成了布伊素求学路上最深刻的记忆,“在木头上雕刻,比在纸上画画难得多。这些看似简单的技艺,实际上手操作后才知道有多难。”布伊素除了在工作室练习,还在家里专门安排了一间“练功房”用来加练。日复一日,他的雕刻技艺突飞猛进。
“我很享受雕刻的过程,全身心投入其中让我感到愉悦和轻松。”有了一定基础后,布伊素毅然辞去工作,专注于木雕创作。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作出不少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作品,挂在工作室正中央的京剧脸谱木雕就是其中之一。
这件木雕作品在传统戏剧脸谱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欧洲文化元素,比如脸谱上的皇冠是巴洛克风格,两鬓则用塑料材质的装饰球辅以羽毛点缀。“看似混搭的风格颇具艺术美感,我将欧洲和中国艺术手法相融合,让中国古老的戏剧人物形象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展现出蓬勃生命力。”布伊素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类似的作品在他的工作室内比比皆是。
今年是布伊素扎根中国的第十四个年头。“高铁交通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打开手机就能打车、支付……”布伊素表示,中国每年都有新变化,“我想邀请更多亲朋好友来中国看看。”因木雕与东阳结缘,布伊素也愈发喜欢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浙江小城,“东阳的文化、教育环境好,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中国艺术带来很多启发。”在东阳,布伊素还在继续“雕刻”着自己的艺术梦想。谈及未来,他的心中已早有规划:“我要学习更多的中国艺术,争取学成后传播到法国,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泰国留学生阿梦迪拉——
“感受中国传统音乐哲思”
本报记者 戴楷然
电视节目中,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汉语言专业泰国留学生阿梦迪拉身穿泰国传统服饰查克里,轻轻拨动筝弦,奏出悠扬悦耳的《茉莉花》旋律……
阿梦迪拉今年21岁,是一名大二学生,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她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中学时在中国电视剧中第一次看到古筝演奏。“我记得剧中的演奏者仪态优雅,仿佛在用古筝轻柔地向观众讲述一段故事。”阿梦迪拉回忆说,那段表演深深打动了自己,“来到北京语言大学读书后,我发现学校里有专门面向留学生的古筝学习小组,就第一时间报了名”。
进入学习小组后,阿梦迪拉如愿以偿。“我特别喜欢古筝婉转悠扬的声音,它总能让我沉浸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意境中,感受中国传统音乐哲思。”阿梦迪拉投入很多课余时间认真练习,逐渐掌握了多种不同的弹奏指法。“有些指法很难掌握,老师总是耐心地指导我们,给我们充足的练习时间,还经常鼓励我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阿梦迪拉就获得了上台表演的机会。
“我当时演奏了《书韵》,是传统乐曲《高山流水》4首小曲中的一首。这首小曲很有节奏感,传达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情感。”回忆起第一次上台表演的经历,阿梦迪拉表示,上台前她心里特别紧张,但是走到舞台上坐定,手指放在筝弦上,她心里顿时便安定了下来。随着第一个音符轻快跳出,她出色地完成了演奏,“那次表演很顺利,我获得了老师和许多朋友的称赞,让我收获了更多自信。”
通过学习古筝,阿梦迪拉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学习乐曲前,老师总会向我们介绍乐曲的文化背景。比如学习《高山流水》时,老师就向我们展示中国的自然风光,让我们想象着在美丽的山水之间弹奏,还给我们讲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让我对这一乐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阿梦迪拉说。
阿梦迪拉表示,不同地域的古筝乐曲需要不同的表现方式,南方乐曲轻柔舒缓,北方乐曲昂扬爽利,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这些优美的古筝乐曲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每次演奏古筝都让我更加贴近中国文化,感受它的优雅与魅力。”
除古筝外,阿梦迪拉在课余时间也会听二胡、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音乐会。在她看来,中国传统乐器种类繁多、各有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乐器到文字绘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深入学习和探索。”阿梦迪拉表示,随着近年来泰中两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她计划继续精进古筝技艺,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努力成为增进两国了解、促进民心相通的青年使者。
德国餐吧主理人马丁·辛肯斯——
“中国美食总能带给我惊喜”
本报记者 姜 峰
在社交媒体视频中,一名金发碧眼、深目高鼻的德国小伙子,操着一口地道的重庆话,和网友分享当地美食和日常趣闻。他就是马丁·辛肯斯,重庆一家德式餐吧的主理人。来华8年,辛肯斯笑称,自己早已融入重庆,甚至在回到德国时,还会习惯性地继续带着“中国范儿”。
说起和中国的缘分,要追溯到辛肯斯小时候,他因为玩电子游戏与中国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印象最深的就要数在游戏里第一次知道了包子这种食物,真是太有趣了!”在英国上大学期间,辛肯斯便开始陆续打卡当地的中餐厅,从北京烤鸭到各式粤菜,都成了他的最爱。2011年大一暑假,辛肯斯主动报名前往中国上海实习,自此开启了在中国的美食文化之旅。
初到上海,繁华的摩天大楼与充满烟火气的市井小巷交相辉映,给辛肯斯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天清晨,他都会准时去楼下的早餐店买包子吃。“那儿的包子有非常多不同口味的馅料,甜的、咸的,我最喜欢红豆馅的。”辛肯斯说,口感丰富、色香味俱全的包子触动了他的味蕾,让他下定决心尝遍中国美食,“中国美食总能带给我惊喜”。
小笼包、饺子、兰州牛肉面、重庆豌杂面……一道道中国特色美食被辛肯斯列入美食打卡清单。从东到西,由北至南,辛肯斯在中国的美食足迹越走越远,并用短视频记录下一路的见闻趣事。在视频中,他会沿着318国道川藏线欣赏四川甘孜美景、品尝当地小吃;也会在重庆的街边捧起一碗豌杂面,和网友闲聊一句“我也很喜欢吃辣”。
2015年,辛肯斯与同在英国读书的妻子结婚,并与妻子来到重庆生活。在重庆,辛肯斯不仅喜欢上重庆火锅的热辣滚烫,更爱上了街边的烟火气和重庆人的豪爽耿直。“重庆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生活中,他既喜欢沿着江滩公园散步,感受一半山水一半城的惬意;也喜欢打卡网红景点,感受这座城市的未来感;更喜欢探访古镇老街,品味中国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底蕴。
在对美食生活的不断尝试与探索中,辛肯斯萌生出开一家餐厅的想法。2016年,他与合伙人一拍即合,在重庆开起一家德式餐吧,并先后在川渝两地有了7家门店。和其他西餐厅不同,辛肯斯的德式餐吧在菜品设置上,既兼顾德国菜的原始味道,又在配料及细节处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作出调整。“在德国,吃肘子要配酸黄瓜和酸菜,但在重庆,肘子是可以搭配辣椒酱或者辣椒粉的。”他说。
接下来,辛肯斯还计划继续在中国各地扩展业务。“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互联网、新媒体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这些年,辛肯斯经常会和亲友讲述他在中国的故事。“他们非常喜欢听我分享,觉得我在中国的每一天都是新鲜有趣的。希望能通过我的宣传和介绍,吸引更多朋友感受中国美食文化的魅力。”
(张洋洋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4日 17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