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新区: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生产线”

发布时间:2024-11-15 03:57:40 来源: sp20241115

原标题:黑龙江哈尔滨新区: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生产线”

“张老师,最近又有一家投资方联系我们,很看好团队的研究项目,有投资意向,您能不能详细帮我们对接一下?”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科技经理人张正一走进办公室,就接到哈工大电推进研究团队成员、哈尔滨星网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辉打来的电话。

张正形象地把自己的职业叫作“科技月老”,他的工作是为科研成果匹配应用场景、寻找合作伙伴,找到让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的关键环节。哈尔滨新区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坚定不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哈尔滨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所全国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待转化的科研成果数以千计,为了推动这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哈尔滨新区探索成立了科技经理人工作室,吸引更多像张正一样的专职经理人入驻,“寻觅”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能够助力新质生产力生成和发展的项目落地新区。

“我从哈工大毕业后,先后在深圳、南京做了10多年产业孵化工作。这两年,很多企业都看准了哈尔滨新区的发展前景,光是哈工大的科研项目就有20多家在新区成功落地,我也选择回来帮母校的科研成果‘牵线搭桥’。”科研团队发来的对接需求,张正从不怠慢,一放下电话便赶忙准备起科研团队与投资方沟通所需的材料。

“我们团队的研究方向是卫星电推进系统,在这个领域深耕20多年,可以说手里握着先进、成熟的技术,特别契合黑龙江发展商用航天的需求。”谈及自己的研究领域,刘辉信心满满。可是一年前公司起步时,刘辉却面临着与很多科技初创企业同样的困难:成果转化的资金没着落。而“科技经理人”的加入,将相对晦涩难懂的科研成果,更好地“翻译”给投资方,帮刘辉所在的团队顺利找来了投资,也谈妥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具体细节。

“资金一到位,我们马上开启了企业在新区落地的程序。当时想着,公司选址、工商登记、寻找生产测试场地,整个流程下来时间肯定不短。”然而“新区速度”却出乎了刘辉的意料,“在考察选址阶段,就有新区科技局的工作人员主动对接,介绍惠企政策、审批流程,还主动帮我们找到了合适的办公场地。我们在‘中国星谷’的生产测试场所也基本装修完成,时间比预想的大大提前了!”

如今,“一枚印章管审批”“问需于企、一企一策”在哈尔滨新区已不是新鲜事,“中国星谷”“智能机器人岛”等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截至2024年,哈尔滨新区已经打造国家级研发机构16个,建成省级以上孵化器34家。8个院士团队的20余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3年实现倍增,占黑龙江全省比重近30%。

“未来,哈尔滨新区将继续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各类要素不断向科技领域集聚,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策源地、高质量新兴产业集聚地、高效能创新生态示范地。”哈尔滨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肖彬表示。

(记者 张士英 见习记者 胡沛然)

(责编:李昉、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