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03:45:45 来源: sp20241206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坚持群众路线,组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力量,增强群众主人翁责任感,干群一心实现共建共治是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头戏,在这一过程中,唯有以平易近人、通情达理、依法而治的态度与作风,才能实现基层善治,推动社会发展。
实现基层善治,要以人为本,以民为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基层社会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与民众诚心交流、真情融合,切忌脱离群众。要将单个的力量凝聚起来,这需要各级组织和干部在宣传引导、组织服务群众上跟上时代的需要。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我们党始终聚焦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环境、就业、法治等领域的实际需求,把“一袋米”“一分钱”的“小事”视为民之“大事”,让“立刻办、马上就办”成为常态,让人民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成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因此在基层工作中,我们应躬身勤言以民为师“问民需”。
实现基层善治,要以情为舵,与人民以心换心。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工作中,要深入群众、走访群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访商问需、访贫问苦、访贤问计,真正做到“零距离”倾听民情民愿。真正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奋斗在一起,俯下身、沉下心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群众反映的事绝不能缓办、延办、推办、拒办,坚决遏制“冷漠怨”等问题。要当好基层治理的“螺丝钉”,夙夜为公“知民情”,实干有为“解民忧”。
实现基层善治,要以法为尺,和民同守。“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基层善治要求我们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基层治理工作中,若是一味近人达情而无底线可循,后果将不堪设想,法治是基层善治的保障,要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以法治保障善治。
(责编:徐玉涵、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