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3:47:20 来源: sp20241122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藏文物天宫藻井。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供图
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玉有领璧。 故宫博物院供图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彩绘雁鱼铜灯。 陕西历史博物馆供图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俯瞰。 新华社记者 张 驰摄
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的明代竹雕摆件“万象回春”,以象为乘、寄托吉祥;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彩绘雁鱼铜灯,是西汉的“黑科技”环保灯;
北京中轴线参照天地宇宙秩序而建,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思考;
…………
与文物对话,我们不难发现,顺天造物、和谐共生、天人合一,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贯穿其中、赓续延绵,融入一代代人的生态保护实践。
顺天造物
文物蕴含了人们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开发自然的理念
近两年,云南西双版纳一群亚洲象闯入人们视野,它们或觅食、或嬉戏,一路得到沿途群众的关照,最终安全回到保护区。野生大象在人们的爱护下享受着安全自由的生活,呈现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景象。
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祥”的象征意义。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义·礼乐》中说:“武王曰《象》者,象太平而作乐,示已太平也”。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动物形象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说:“智慧的先人驯服大象,借助大象行路、运输,适度为己所用,巧妙地顺应自然界的特征,追求人和自然和谐共处。”
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内,明代竹雕“万象回春”图摆件,大象身高腹大,回首卷尾,通体饰回纹。象背上,两人单跪跨步,双手捧抬盆栽万年青,寓意为“万象回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涛说,儒家思想与大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大象诚实敦厚,象征诚信;长鼻竖立,可象征儒家的“中庸之道”;象鼻下垂,可象征儒家提倡的“礼”;象牙虽锋利,却从不杀戮无辜,又可代表“仁”。“所以,大象也被视为君子的象征。”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农业的文明之一,诸多文物体现了中国人因地制宜、因势而动、借势而为等理念。
走进广东韶关市博物馆,一件东晋时期的水田作业模型引人注目。模型为酱褐釉陶质地,底部是长方形水田,中央纵贯一条田埂,左右两侧各有一人一牛,牛颈部套有绳索,身后二人手持农具,作犁地耙田状。王涛认为,这件陶器展示出的水田农业,顺应了南方地区的湿润气候,是我国劳动人民顺应自然的创造。
顺天造物的观念,贯穿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留下了一个个伟大的创造。浙江杭州市民周雪妮喜欢周末带着孩子到苏堤参观:“苏堤不仅可以让孩子领略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还可以了解背后的人文内涵。”
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的苏堤,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这条将美学、生态与水利工程紧密结合的堤坝,具有极高的人文和生态价值,穿越时间的长河,成为杭州文化标识之一。
京杭大运河江苏扬州河段,著名的“三湾抵一坝”同样是顺应自然的创新。为降低流速,惯用方法多为裁弯取直,扬州当地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以三道河湾阻滞水流、提升水位,以保运河安澜。
近年来,扬州进一步将生态文明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建设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古老运河成为市民休闲游玩好去处。
和谐共生
先人的环保意识与今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一脉相承
秋天,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进入观赏季,阳光洒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灌满水的梯田映照着天光云影,美不胜收。
这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开垦的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2013年,它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同于其他世遗,哈尼梯田是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体现了人文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有机结合。1300多年来,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延续至今,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给恒久发展提供启示。
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倡导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冯时介绍,早在商代,和谐共生的环保思想就已出现。研究甲骨文史料发现,商王田猎后,将所得猎物分类记录,一般的猎物命名为“获”和“擒”。但在用火烧的方法捕猎时,有可能误伤,商人将原本禁止猎取的动物单独列出,如幼兽等,此类动物称为“蔺赤”,并不算入打猎所得,以表禁忌。
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云梦睡虎地秦简,用大量的墨书秦篆记录着公元前的律令历法。其中的《田律》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环保法律条文。《田律》记载,春二月,禁止“雍(壅)堤水”,即禁止堵塞河道;同时,也有不准采摘刚发芽的植物,不准捕捉幼兽、卵和幼鸟,不准毒杀鱼鳖,放置陷阱、渔网的记载,直到七月才能解除这些禁令。按照节令而有所区别的生态保护规定,体现出“顺时施政”的智慧。
片片龟甲、道道简牍,记录着先人的环保意识,与今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一脉相承。
环保、节能、可持续,也融入了器物设计的理念和工艺,推动了技术进步。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常见一类陶器—小口尖底瓶,此前常被推测是汲水用具。最新的研究显示,很多陶器底部的残留物是以黍、粟等谷物为原料制作的发酵酒。王涛说,小口尖底,有利于减少酒精挥发,保存酒香,尖底则有助于酒液中的杂质沉淀,使酒质更加清澈。这种设计体现了先民对酿酒工艺的深刻理解和精湛工艺。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彩绘雁鱼铜灯,“定格”了鸿雁回首衔鱼的瞬间。造型优美、栩栩如生的器型,由雁首颈、雁体、灯盘、灯罩套合而成,雁腹内部装水,灯盘中盛放燃料,灯罩由两爿构成,转动其中一爿,可调节灯光亮度。细长的雁颈和雁首,会将烟雾下沉排入雁腹的水中,起到灭烟除尘的作用。
可以说,和谐共生的理念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并不断造福于人类。
天人合一
思考自然之道,处理好天、地、人三者的关系
近日,一款天宫藻井文创冰箱贴的畅销,带火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走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高约4米、共6层的天宫藻井华丽夺目。藻井巨大的圆形外围装饰有68座精雕细琢、繁复精美的天宫楼阁建筑。藻井最上方的星空共有1472颗金色星宿,构成一幅星空图。博物馆志愿者、北京八中教师南洋说,藻井上重檐歇山的楼阁和星星似乎在诉说着中国人千年来对自然、对宇宙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人敬畏天、探索天文规律的努力。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对“天人合一”思想作出了阐释。冯时说:“天人合一启示我们,应思考自然之道,处理好天、地、人三者的关系。”
河南省博物院内,高大庄严的杜岭方鼎,吸引着慕名而来的观众。大鼎双耳、方腹,4个圆柱形空足,器表饰饕餮纹与乳钉纹。鼎,是“天人合一”在器物层面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奉行‘所祭必象其类’的思想,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为阳,地为阴,故以圆鼎祭天,以属阳的牛、羊等动物作为牺牲;方鼎祭地,祭祀用属阴的谷物。”冯时说,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以器物为载体,在祭祀活动中尤为明显。“祭天以圜丘,礼地以方丘,都是这种观念的反映。”
天人合一的理念把人置于自然中,认为人与自然相互依赖,互为一体,体现出中华民族尊崇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崇尚和谐的精神追求。
玉有领璧,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双面各饰有同心圆形状的三圈弦纹。冯时说,古人用玉璧祭天,圆形的天可以描述为同心圆,表现的是太阳的运动轨迹。而祭地则以方中纳圆的玉琮,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弦纹玉琮,正是这种中心呈圆筒状的方形柱体。《礼记》认为“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故内圆外方,意为地载万物、因天立法。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璧、琮两种礼器的固有形制确定下来并得以不断延续。
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联通古今。今年,“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不断演进发展至今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都城位置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在国土中的位置要符合观念中的中心地位,这也是中华文明‘天人合一’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北京中轴线不仅为中华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提供了特殊的物质见证,其中蕴藏的“天人合一”理念,也体现出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天人合一”不仅体现在祭祀与礼仪,也要求顺应四时变化。冯时认为,一年四季寒暑更替,古人相信,器用须合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令变化,才能达成天、地、人三者的和谐。
顺天造物、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等理念沉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赓续传承。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观念已深入人心。爱绿护绿,爱鸟护鸟,从孩子教育开始,就已播下了生态环保的种子。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减少排放、循环发展的观念,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古老智慧融入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画卷,徐徐展开。
(厉烨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3日 07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