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族村里的“教授书记”

发布时间:2024-11-15 15:59:40 来源: sp20241115

  12月20日,一股寒潮的到来,使北穆家峪村的温度降到了零下12度,但村里特色种植园区的大棚温暖如春,一排排西红柿正旺盛生长。在种植园区旁边,一座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和民族团结广场紧密相邻。马路对面,清真八大碗、密云水库鱼、穆松园烤全羊等餐饮店聚集成一条民族风情美食街。

  北穆家峪村位于北京市密云水库潮河副坝下游2公里,已有250余年历史,村民以回族为主,还居住着汉、满、蒙等族群众。

  “这里曾是古御道,是清朝皇帝北巡前往承德避暑山庄的必经之地,由于北穆先民有经商和习武传统,开驿站、置义仓,所以逐渐繁荣一方,促进了塞内外商贸往来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谈到村里的情况,驻村第一书记陈锦荣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北穆家峪村的历史沿革,都装在他的脑子里。

  沿着村里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陈锦荣边走边讲述北穆家峪村这两年来的变化。从建设连通村庄东西的“民心桥”,到引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科技小院”,再到立足村域特色发展设施农业、药材种植、餐饮民宿,打造实践教学基地……202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超过2200万元人民币,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41.5万元,曾经那个集体产业薄弱的北穆家峪村,已成为历史。

陈锦荣(右)在北穆家峪村温室大棚查看番茄生长情况。《中国新闻》报记者 李腾飞 摄

  与以前发在朋友圈的照片相比,陈锦荣如今的肤色明显深了许多。身为北京社会主义学院的副教授,他为什么要到民族村当书记?最初的想法源自2021年的一次课题汇报。

  “按照你开的‘药方’抓药,能不能解决当前民族乡村发展面临的难题?”评审专家一句直击“灵魂”的提问,让陈锦荣产生投身基层的想法。“搞研究如果不接地气,那就做不出真正的成果。”陈锦荣说。

  2021年9月,北京市启动第六批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陈锦荣率先向单位报名,并在12月初入驻到北穆家峪村。这里有330余名村民,回族群众占了85%,大到宗教信仰,小到民族习俗,都有一些独特之处。如何融入村子?怎样打开工作局面?对于这些问题,陈锦荣刚来时,心里并没有底。

  开始,由于工作节奏不同,理念也有所出入,“急脾气”的陈锦荣跟村“两委”班子成员红过脸、拍过桌子。在经历磨合期后,陈锦荣逐步找到群众工作的“钥匙”——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

  先和村党支部书记协商一致,有了共识以后再召集村“两委”研究,然后再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形成决议。“在基层工作,不可能事事如意,但只要方向是对的,对老百姓是有利的,就要排除困难,形成最大公约数。”陈锦荣说。

  北穆家峪村村域面积小,耕地资源有限,人口老龄化空心化现象突出。“以前村民都是各赚各家钱,集体经济缺少产业支撑,抗风险能力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产业培育方面,陈锦荣积极争取各级政策资金680万元,将村里废弃的果园打造成特色种植基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林下经济。

  为了解决项目运营的长效机制,他又先后协助引进步长制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专业团队,为集体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帮扶和科技支撑,增强村级自身“造血”功能。如今,特色种植园成了村里的“金窝窝”,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增收20万元以上。

  在发展乡村产业同时,陈锦荣把民族团结工作也落到了细处。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穆家峪清真寺进行解危排险,并修建了民族团结广场,让群众实打实地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发展变化。此外,陈锦荣还请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在村庄做了“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的彩绘项目,让民族团结优势成为助推北穆家峪村快速发展的特色优势。

  谈到北穆家峪村下一步发展,陈锦荣说,要把重点放在文化建设上,“把村史馆、铸牢展厅、文化长廊、教学基地这些文化设施打造好,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人看到民族村的新风貌。”

  今年12月,陈锦荣被授予“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而今,他的驻村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心中满是不舍,“我打算把正在办的事情抓紧办好,把想干还没来得及干的事情谋划好,给全体村民一份安心。”陈锦荣说。(完)(《中国新闻》报记者李腾飞 实习记者任德辉报道)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