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6:31:30 来源: sp20241118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公布相关数据:2023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增速4.1和3.7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29.8万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利润总额近1.8万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机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合计营业收入24.2万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利润总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7.0%,占机械工业的比重分别为81.3%和81.0%。
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动力。当今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光伏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培育了几十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业规模稳步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不断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着力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紧盯核心要素,推进战略产业迈向高端领域。战略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柱,关系国家发展和安全。2023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全面加速,启动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累计发布产业链供需清单超1000项,带动产业链超过5100家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信息等未来产业,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这一年,从高端装备到精密仪器,从重大工程到基础材料,中国制造澎湃向前,大国重器熠熠生辉,让国人备受鼓舞。面向未来,要紧紧盯住对外依存度较高、缺乏定价权、话语权不足等类别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深化与资源型国家投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完善全球矿业治理机制,加快国内增储上产和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以确保工业运行发展长期所需;要梳理明确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堵点断点卡点,集中力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标志性重大技术装备突破和推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不断完善迭代升级,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注重叠加效应,推进优势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优势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推动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3年,我国各大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新三样”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9%,高于整个出口增速29.3个百分点,更是推动中国稳居全球汽车制造和太阳能装机容量第一大国,令世人对“中国制造”刮目相看。立足特色和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支撑带动作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是推动新型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向未来,要着力推动优势产业智能化融合发展,实现智能化生产、销售和服务,加快完成数字化转型,实现产品从生产、购置、使用和服务等全链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要增强优势产业的核心引导力,带动产生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进而形成互补、跨界、相互激发的合作与共生进化力量,合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提速增效,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抢占发展高地,推进未来产业科学合理布局。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具有显著的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近日,中国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布局未来产业。作为我国前沿技术创新和未来产业培育等方面的先行探路者,长三角区域在关键技术、企业培育、产品研发等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稳步推进,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在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长三角地区占据18个席位,占全国总数的40%,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数量占比超30%,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区域协同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探索了可行的路径。面向未来,要充分发挥优势区域在科技创新中的探路和领航作用,创建教育、人才、平台、科技联动机制,加强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原创性突破、前瞻性应用,积极抢占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制高点;要注重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多领域实现颠覆性科技创新,抢先抢早掌握未来产业标准的制定权,实现以新产品、新产业和新业态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艾鹏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