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全球南方”(环球热点)

发布时间:2024-11-14 18:13:32 来源: sp20241114

  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国际学者访问团应邀到河北省邯郸市访问考察。   张魁兴摄(人民视觉)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进程加快,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为推动人类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改革发展之路吸引了外界广泛关注。在不久前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第十二届世界和平论坛等国际会议、论坛上,外国政要、专家、媒体人士等就如何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之道、深化“全球南方”合作、加强各方战略对接等议题展开热议。受访专家表示,中国通过一系列举措继续致力于深化南南合作,携手各方共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全球南方”,为南方国家共同发展和团结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全球南方”发展壮大

  “70年前,在我祖父的年代,我们的经济被远远甩在后面,没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幸运的是,世界已经不同了,‘全球南方’变得更加富裕和强大。”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作为一名“全球南方”的外交人士,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协会创始人迪诺这样形容自己的内心感受。

  “‘全球南方’并非单纯的地理概念或经济概念,而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相似历史境遇、现实发展阶段、共同发展目标、相同政治诉求而形成的身份认同。”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教授、全球伙伴关系主任周咏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南北发展鸿沟扩大、气候变化、发展合作动能不足等严峻问题,南方国家日益团结起来,正逐渐在政治与经济等领域取得更大声量。

  “全球南方”兴起与自身经济实力持续提升有很大关系。一组数字最有说服力:“全球南方”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

  在谈及“全球南方”时,许多外国嘉宾在发言中频繁提及一些关键词。

  比如公正。老挝前副总理宋沙瓦表示,70年来,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主权权威,维护了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符合世界各国尤其是亚非拉国家的需要。新时代,国际社会应该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孟加拉国—中国商业工业协会秘书长马蒙·姆里达认为,从发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中国外交理念和政策的连续性与创新性,有利于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比如发展。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认为,广大亚非拉国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方式,希望能够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巴基斯坦前外交秘书、现任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所长苏海尔·马哈茂德认为,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南方国家“发展非常有活力”,77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对全球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中国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建立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中非合作论坛、中拉论坛、中阿论坛等“1+N”南南多边合作平台,创设总额为40亿美元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在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等近60个国家实施130多个项目,涵盖减贫、粮食安全、抗疫、气候变化等领域,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携手各方构建发展共同体……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迪玛·哈提卜表示,中国对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的坚定支持,以及在消除极端贫困方面的成功,为相关各国树立榜样并带来启示。

  塞浦路斯欧洲大学前校长、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科斯塔斯·古里亚莫斯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成为南南合作框架下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引擎。这些倡议推动各国在平等、稳定、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建立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全球伙伴关系。”

  在推动“全球南方”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上,很多外国嘉宾都提及要同中国合作、向中国学习。巴基斯坦计划发展部部长伊克巴尔认为,现代化的愿景必须要把人的尊严和生活质量放在中心,中国让数亿人成功脱贫就是一个典范,中国达成这一成就的速度是全球最快的,巴基斯坦拥抱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

  “中国式现代化给非洲国家带来启发。”埃塞俄比亚贸易和工业部前国务部长特卡·恩特哈布表示,增进人民福祉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将帮助我们更好实现发展繁荣,这是我在中国学到的最重要的经验。

  “中国在推动‘全球南方’合作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崔守军在接受采访时将这种作用总结为4个方面:一是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二是深化贸易往来,三是提供技术转移和分享,四是给予金融支持。例如在促进中非合作中,中国积极分享发展经验,在广大非洲国家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探索符合自身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等方面给予极大帮助,并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

  帮助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不久前,在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下称“南南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上,来自19个国家的35名学员顺利完成学业,他们兴奋地和老师、同学拍照留念,记录在中国学习的美好时光。成立8年多的南南学院,已为7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400余名治国理政人才。

  在北京考察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和垃圾循环经济园区建设,走进北方职业教育集团,参观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南南学院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给南苏丹琼莱州政府秘书长、南南学院2024届博士毕业生盖特维奇·科克·纽安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设立南南学院,助力发展中国家培养政府管理人才,这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的生动实践。”纽安说,希望更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官员、学者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作为授课教师,周咏梅注重从经济、政治、社会多角度,与各国学员一道,共同探索适合各自的发展道路。“我常常告诉学员,探寻中国发展奥秘的过程就是用一面镜子观察自己国家的发展历程。由于国家和国家之间体制、社会环境都不太一样,要学会深度了解中国的经验及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政治逻辑,思考哪些东西可以借鉴,哪些东西需要引进、消化和吸收。”周咏梅说。

  设立南南学院是中国致力于推动和践行南南合作的一个生动案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的8项举措,涉及人才培训、青年交流、经济发展、自由贸易、农业合作、数字经济、绿色生态等多个领域。在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期间,《共创未来行动计划》发布,涵盖四大方向50项成果。

  巴西前总统、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夫认为,中国近年来提出的一系列倡议和举措,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增长、应对全球性挑战,建立一个更加民主、更加均衡的多极世界。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看来,从基础设施到知识、技能、教育,中国是在面向未来开展对外投资合作。

  “团结合作是促进人类发展事业的必由之路,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国际发展合作,实现‘全球南方’共同发展。”崔守军认为,基于“自力更生”“授人以渔”的发展理念,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重视知识积累与经验传递,致力于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未来,中国将携手“全球南方”继续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不断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编:徐祥丽、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