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外对话|当鄂温克族歌唱家遇上美国乡村音乐人

发布时间:2024-12-05 08:51:33 来源: sp20241205

  北京时间4月2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双方同意采取进一步措施扩大两国人文交流。

  中美两国如何通过音乐交流,传递友谊信号?中国的民族文化要走出国门,拥抱世界,有哪些关键之道?对此, 中新社 “东西问·中外对话”栏目邀请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鄂温克族歌唱家乌日娜和中央民族大学美籍教授、社会学博士、乡村音乐人马克·力文(Mark Levine),展开对话。

  乌日娜认为,音乐无国界,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在人文交往中,音乐交流最为直接。和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一样,东西方文化也能够跨越不同背景,通过音乐感受对方的文化内涵。

  在马克·力文眼中,中国宛如“一本厚厚的乐谱”。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他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热情与包容。他也鼓励更多的国外友人来到中国,聆听感受中华文化,回国之后成为“文化大使”,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 记者:马克·力文老师,中国有着丰富的乡村文化,作为一位乡村音乐人和作家,您走遍了中国,您认为中国的乡村有哪些独特之处?

  马克·力文:我觉得最吸引我的,是对中华文化的体验,而且我发现,中华文化非常多元。在我的国家(美国),很多人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一想到中国,就会觉得各地的中国人都一样。但其实中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非常多元的国家。我想通过演讲、书籍、歌曲等各种方式把这些故事讲出来,让全世界了解这个国家的多元性。多元性是中国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丨美籍教授:中华文化的多元性令我沉醉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 记者:两位老师如何看待歌曲在文化传承中起到的作用?

  乌日娜:我们鄂温克民族有自己的语言,(索伦、通古斯、使鹿鄂温克)三个部落也有自己的方言,但是我们没有文字,所以我觉得,鄂温克族的民歌确实(在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民歌是文化和音乐的源泉。这里面首先包括了民族语言,那里面有我们的地理,有我们父辈的生活,有教育、生态环保的理念和对大自然的感恩。很多东西都会留在民歌里。

  马克·力文:纵观历史,有些情况下,没有书面语言的文化,一般会通过歌曲和诗歌来传递相关文化中的故事。我认为音乐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歌曲可以向人们讲述历史,可以传承文化,可以呈现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所有这些结合在一起,能够创造出超越这个民族本身文化的东西。这就有点像我有一位中国的音乐搭档,我们用英语和中文演唱。她拉二胡,我弹吉他,文化交融创造出了新的东西。

   中新社 记者:马克·力文教授曾把中国比作“一本厚厚的乐谱”,两位老师对这一比喻有何看法?

  马克·力文:我的公寓里有一个谱架,谱架上放着一个笔记本,里面有我写的80多首歌。翻开这个笔记本,你会发现里面记录了不同主题的歌:有我在丽江、三亚、张家界、大连等地看到的风景,有对北京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纪念,有以汶川抗震救灾为主题的创作,还有对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方方面面,一应俱全。

  乌日娜: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音乐特别的多样,地区音乐(民歌)就包含在内。地区音乐确实是一本非常厚的乐谱,而且每个地方、每个民族、每个语言、各地山水都有不同的特色,也包括我们北方的鄂温克族。每种音乐的风格,每个民族的语言和旋律,高山、海洋、草原、沙漠的描绘……全世界没有比我们中国更丰富、更厚重、色彩更多样的乐谱。

   中新社 记者:我们通常说,音乐无国界。音乐也可以是一座桥梁,那么您认为,中美应该如何加强音乐交流呢?

  乌日娜:音乐无国界,所以音乐也没有语言的障碍。好的音乐会治愈精神压力。“音乐无国界”指的是我不用说话,哼哼一下,就可能感染到你(的情绪)。音乐的交流是最直接、最近的。

  我带着创作的鄂温克部落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参加过南美洲智利圣地亚哥的第四届民俗艺术节。我们到圣地亚哥演出的时候,他们对我们的风格就非常喜欢。我们对熊的崇拜,对大自然的崇拜,我们的这种感恩歌,我们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歌舞,一下子就感染到他们了,全世界的人都是一样的。

  其实我们也没说话,只是做舞蹈动作,就能够去感染到他(们)了。所以我觉得,像这种交流真的是“无国界”。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丨歌唱家乌日娜:音乐无国界 情感能互通 来源:中国新闻网

  马克·力文:我曾经在中央民族大学(以下简称“民大”)参加过一个(庆祝)彝族节日(的活动)。当时我坐在一个学生旁边,让她帮我翻译台上一位歌手唱的歌。当她翻译给我听后,我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虽然我从来没听过这首歌,它的歌词也是彝族语言,但这首歌的内容与美国著名歌曲《乡村路,带我回家》基本相同,唱的是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城里工作,但又十分想念自己家乡的故事。两首歌几乎一样。

  我在中国认识的很多外国人都会弹古筝、拉二胡、演奏唢呐等各种不同乐器。他们听过用这些乐器演奏的音乐后,就想进一步了解、体验它们。

  我们也应该给外国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亲眼看看、亲身体验、去交流、去聆听、去学习,这些都非常有必要。这样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时,他们就会成为“文化大使”,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中新社 记者:两位教授的很多学生都来自中国的不同民族,大家在一起相处,是什么样的感觉?

  乌日娜:我在民大待了最起码30多年,遇到了全国不同地方的各个民族的学生,我特别喜欢。每个地方的孩子都带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来到北京,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在一起交流,我觉得值得互相学习的东西特别多。中西文化的借鉴是一样的,我们相互借鉴,相互交流。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丨用音乐搭建中美人文交流之桥 来源:中国新闻网

  马克·力文:我在民大任教16年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美国,人们并不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提起各个族裔,美国媒体常常报道的是它们之间的冲突,但在中国,各民族的关系并不是这样。

  放眼望去,我班里的同学来自不同民族。他们在干什么,打架吗?不,他们在学习。下课后呢?也许还在一起学习,也许在一起吃饭、玩耍或购物。他们知道自己都是中国人,同时也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一个人了解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来看看。亲眼见证,与人交流,到各地旅游,这样他们就会发现,无论走到哪里,当地的人们都非常热情。

  不久前,我去喀什,那里有维吾尔族人、柯尔克孜族人和塔吉克族人。人们一起生活、工作、和睦相处,孩子们在学校里相处融洽。这些事都得自己去看才行。百闻不如一见。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