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01:23:53 来源: sp20241206
中新社 重庆9月5日电 题:非洲青年“扎根”重庆15年:从语言不通到“嘿得行”
作者 张旭
张开双臂,非洲青年萨米(Sami)露出标志性的微笑,无需音乐和舞蹈,人们便会被这位中国国家4A级景区“台柱子”的热情所感染。
萨米来自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已来渝工作15年,现为美心红酒小镇的一名舞蹈演员,还兼顾了部分管理工作。4日晚,萨米接受采访时,在普通话和重庆方言间切换自如,称已从当初的语言不通到现在的“嘿得行”(重庆方言,很厉害的意思)。
9月4日,非洲青年萨米在重庆涪陵接受采访。张旭 摄“我的汉语,都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学的。”萨米说,2009年,他刚到中国的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如今这般普及,翻译软件也不多,好在他当时在重庆洋人街工作,工作性质决定,要跟很多人打交道,“情景式教学”很管用。用了三年左右时间,他不仅能用普通话日常交流,重庆方言也能听能说。
“中国人很热情,见第一面就会跟你交谈;相处久了,会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友好。”萨米认为,这是自己能够坚持15年的重要原因,这里几乎每个人都对自己很好,他结识了新朋友,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了乐趣,很有安全感。
2010年,在时任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海勒·基罗斯·格瑟瑟的见证下,重庆洋人街富有非洲风情的建筑群“非洲村”成立,由萨米和其他非洲友人负责管理和经营,可以为到访客人提供非洲咖啡、歌舞表演等服务。
重庆的饮食习惯与埃塞俄比亚不同,曾对初来乍到的萨米造成一些困扰。不过,萨米已渐渐习惯并爱上麻辣鲜香的重庆美食。如今,他不仅有吃火锅、小面的“重庆胃”,还能自己制作小面、干锅、炒饭等。探亲时,他还专门购置食材,给家人制作重庆美食。
重庆夏天特别热,萨米还因为“被热哭”,成为当时的热搜事件主角,受到多方关注。不过,这并未减弱萨米对重庆的喜爱之情,在他眼中,重庆城市不仅漂亮,也非常宜居。
两年前,萨米在一次意外中受伤,在病床上躺了近20天。中国同事忙前忙后,不仅为行动不便的他擦拭身体,还为他特制了美味又健康的食物,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十分感动。如此种种,萨米有感而发,总是认真地说“我爱中国”。
在重庆工作、生活15年,萨米早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未来,他希望和其他非洲友人一起,继续在此表演非洲歌舞、介绍非洲文化和特产,向民众展示原汁原味的非洲风情,并通过他们的工作,增进相互了解,让非中友谊更深厚。(完)
【编辑:张燕玲】